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7:59:44 来源:新闻追踪网 作者:苍风
806年,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,唐宪宗李纯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、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,刘辟溃败被俘,被送到长安斩首。814年,淮西节度使吴少阳逝世,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,自掌兵权,举兵叛乱,威胁东都洛阳。淮西节度使驻于蔡州汝阳(今河南汝南),地处中原,战略地位非常重要。815年,唐宪宗决定对淮西吴元济用兵,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暗中支持吴元济,派刺客到京师暗杀了力主用兵淮西的宰相武元衡。815年前后,黑水都督府解体。817年,唐宪宗李纯命裴度为宰相兼彰义节度使,与唐邓节度使李愬,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叛乱。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,俘虏吴元济,押往长安处死。818年,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地归顺朝廷,并以长子入侍为质,之后再次举兵反叛。七月,唐宪宗诏令宣武、魏博、义成、武宁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。在大兵压境的形势下,李师道内部出现分化,李师道被部下杀死,淄、青、江州地为朝廷平定。820年正月,唐宪宗李纯驾崩,享年四十三岁,其三子李恒即位,是为唐穆宗。李恒纵情享乐,毫无节制。李恒也求长生不老,服用长生药。824年正月,唐穆宗李恒驾崩,时年30岁,其长子李湛即位,是为唐敬宗。李湛也是纵情享乐,不思国事。827年1月9日,唐敬宗李湛为宦官刘克明等所弑,年仅十七岁,宦官刘克明伪造遗旨,欲迎唐敬宗李湛六叔、唐宪宗李纯六子李悟为帝。两天后,宦官王守澄、梁守谦指挥神策军杀死刘克明和李悟,立唐敬宗李湛之弟李昂为帝,是为唐文宗。831年,唐文宗李昂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王守澄,被王守澄探听到消息,诬告宋申锡勾结漳王李凑谋,李昂中计,宋申锡被贬到地方。835年11月,唐文宗为摆脱宦官控制,联合宰相李训、工部尚书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仇士良,夺回朝廷控制权,唐文宗以观露为名,欲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后院欲斩杀,被仇士良发觉,双方激烈战斗。李训、郑注等被杀,惨遭灭门,史称“甘露之变”,唐文宗李昂被宦官软禁,仇士良任意以皇帝名义发命令。840年,回鹘汗国内乱,黠戛斯部反叛,大败回鹘,回鹘汗国亡。回鹘残部,一支迁徙西域(今新疆)。另一支,由碛西回鹘诸部首领庞特勤率领,迁徙到葛逻禄,庞特勤在葛逻禄即可汗位,创建喀喇汗王朝。840年,唐文宗李昂驾崩,时年三十一岁。李昂异母弟李炎即位,是为唐武宗。李炎即位后,将李德裕从淮南召回朝廷,拜为宰相,倚重李德裕,澄清吏治,发展经济,削弱宦官、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。841年,吐蕃王朝第42任赞普,最后一任赞朗达玛推行灭佛运动,对西藏佛教进行了空前绝后的镇压,从松赞干布时代开始传入西藏的佛教,经过三百余年的经营,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。致使佛教信教对他恨之入骨。842年,吐蕃赞普普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拉隆•贝吉多杰刺杀身亡。朗达玛死后,吐蕃王室内分离成两派,各自支持两位年幼王子俄松、乞离胡来继承赞普位,于是两派发生内战,随之爆发平民起义,吐蕃王朝分裂成若干个小邦。843年,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,其侄刘稹意图效仿河朔三镇,要求袭任节度使。唐武宗李炎与宰相李德裕力排众议,派兵征讨。成德节度使王元逵,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奉诏出兵。843年,太原节度使李石派遣都将杨弁率1500名士兵,助朝廷军讨伐刘稹,杨弁率兵到达太原,按惯例,士兵出征,每人赏赐二匹绢帛,太原府库不足,李石只得动用私产,但每人只得一匹。此时已近年关,士卒都欲正旦之后再行,监军吕义忠却发牒文催促,引起士卒不满,军心不稳,杨弁见太原城空虚,发动兵变,占领河东府衙,驱逐刘石,与昭义刘稹约定,共抗朝廷。844年,唐武宗下诏发兵太原,河东驻守榆社的军士,得知朝廷发兵太原,恐其在太原的家人受战乱波及,拥监军吕义忠率榆社戍军,自取太原,诛杀杨弁,平定叛乱。844年8月,征讨刘稹的军队先后收复邢州、磁州、昭义军将领郭谊杀死刘稹,投降朝廷军队。844年,唐武宗听从宰相李德裕建议,裁撤各级冗官两千多人,缩减朝廷开支。845年,唐武宗李炎鉴于佛教势力膨胀,寺院泛滥,下令拆毁佛寺,没收寺众土地,扩大中央政府的税源兵员。846年,唐武宗李炎驾崩,年仅三十三岁。宦官马元贽认为光王李怡较易控制,拥李忱退位,更名李忱,时年三十七岁,是为唐宣宗。848年,张议潮趁吐蕃内乱之机,率众驱逐沙州的吐蕃镇将,遣使向唐廷告捷,唐宣宗于沙州置归义军,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。849年,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陷于吐蕃的三州和七关。三州为秦州(今甘肃秦安北)、原州(今宁夏固原)、安乐州(今宁夏中宁东南)。七关为石门关(位于今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寺口子)、石峡关(位于今海原县高崖乡)、木峡关(位于今固原市原州区西南红庄乡界)、木靖关(位于今固原市原州区城西硝口)、制胜关(今泾源县城西北)、六盘关(位于今六盘山上)、驿藏关(位于今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)。851年,唐宣宗任命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定难军节度使,又称夏绥(今内蒙古白城子)节度使,代替武将任节度史,安抚党项百姓。851年,张议潮先后收复瓜州(今甘肃瓜州县)、沙州(今甘肃敦煌)、伊州(今新疆哈密)、西州(今新疆吐鲁番)、甘州(今甘肃张掖)、肃州(今甘肃酒泉)、兰州、鄯州(今青海西宁)、河州(今甘肃临夏)、岷州(今甘肃岷县)、廓州(今青海化隆县)等十一州,陷于吐蕃近百年的河西归复唐朝。张议朝派遣兄长张议潭携十一州的版图户籍入朝,张议潮被唐宣宗任命为沙州防御使。851年前后,于阗摆脱了吐蕃的统治。859年八月,李忱驾崩,享年五十岁,长子李漼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即位,是为唐懿宗。859年,南诏国王世隆即位,改国号为“大礼”,自称皇帝,终止与唐朝的藩属关系,并进犯唐朝边境。861年,沙州防御使张议潮率兵收复凉州(今甘肃武威)。866年,回鹘首领仆固俊战败吐蕃,占据西州(今吐鲁番盆地)、轮台(今乌鲁木齐市)、清镇(今玛纳斯县)等地,以吐鲁番绿洲为中心,以高昌为首府,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,又称西州回鹘、和州回鹘。873年8月,唐懿宗李漼驾崩,享年41岁,其第五子李儇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拥戴下即位,时年12岁,是为唐僖宗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